互联网时代营销人沿用了近60年的STP理论真的失效了吗?
来源:Bob综合体育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7:21:13这个传统品牌大师,采用了许多措施战略转型,销售业绩依然惨淡。在过去的2015和2016财年(备注:宝洁的财年是上年7月1日至当年6月30日),销售额年度下降分别为5%和8%,2016财年四个季度全都同比下降,2017财年的前两个季度也只是同比基本持平。
对于宝洁这样的快消公司,营销是最重要的一环,可以说,宝洁是全世界最重视品牌的公司。
比如:将营销部门更名为品牌管理部,从数字营销到倡导体验营销,拥抱VR等新技术,拓展社交网络、视频网站和移动端等消费者花费更多时间的地方。


喜茶,发端于二三线年出生的创始人聂云宸在5年时间内将其打造成茶饮店中的“网红”。
拥抱新媒体来创造需求,“排长队买喜茶”的标志性现象、创新茶饮产品,不断激发舆论和口碑传播;注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,从产品研制、产品包装、茶饮空间的打造等各个接触点,基于市场反馈快速迭代、推新。

乐纯的无添加酸奶能卖到15-16元,而竞争对象的同种类型的产品只能卖到3~4元。作为线上主要渠道的微信公众号已有百万用户关注,几十万人下单,几万人保持每两天消耗一盒乐纯酸奶的频次,而九成用户都是女性。
不到3年时间,乐纯的日产能从最初的100盒变成现在的10万盒,预计2017年下半年能达到20万盒;配送范围将扩大至全国所有二、三线城市的便利店;渠道从最开始的那间35平米店,拓展至包括微信公号、天猫、线下门店、商超、便利店乃至五星酒店和西餐厅。

根据STP理论,市场是一个综合体,是多层次、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集合体,任何企业都不足以满足所有的需求,

企业应该根据不一样的需求、购买力等因素把市场分为由相似需求构成的消费群,即若干子市场。这就是市场细分。
企业能够准确的通过自身战略和产品情况,从子市场中选取有一定规模和发展前途,并且符合公司的目标和能力的细分市场作为公司的目标市场。随后,企业要将产品定位在目标消费者所偏好的位置上,并通过一系列营销活动向目标消费者传达这一定位信息,让他们注意到品牌,并感知到这就是他们所需要的。
最本质的区别,其实不是定位上面的区别,而是——产品与营销的融合与割裂的区别,快速迭代、小步快跑和耗时憋大招的区别。
其实,定位理论不是失效了,而是从产品研发就在开始不断迭代,一直延伸到产品走向市场的阶段,沟通从不间断。
在产品研发层面,迭代-调整-迭代,降低试错成本;在营销(Go to MKT)层面,产品的每一个接触点,都是内容,都是沟通,都有引发传播的可能。


问题的本质,更进一步:传统营销是工业时代的产物,数字营销是信息时代的产物。
任何一个复杂的问题都能分解成为若干个简单的问题,解决这些简单的问题之后,原先复杂的问题必定有解。
通过这种方法,人类不仅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,而且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复杂的产品。人们开始把自己动手做事,变成利用大部分时间制造出机器,然后让机器帮人做事,产量大增。
在机械思维的指导下,人们发现普遍规律后,只要将其应用到具体场景,便一定能预知结果。

美国营销学学者麦卡锡教授在20世纪的60年代提出“产品、价格、渠道、促销”4大营销组合策略即为4P。
一句话总结,传统营销做的事情是:在定位确定之后,4P上追求营销投资回报率(ROI)的最大化。
在大工业时代,一个公司的战略,一个产品从开发到走向市场,都是自上而下制定和组织的。 一般来说,公司的几个负责人先有一个想法,然后层层落实,这其实是一种预测的思路。
而互联网公司不这样做事,而是依靠持续的反应,如同卫星在飞行过程中要不断调整轨迹一样。

“香农第二定律”——任何信息的传播速率都不可能超过通信信道的能力,即带宽。
在世界范围内,传播的信息既包括新闻媒体信息,影视文化信息,还包括商品广告信息。
到了互联网时代,互联网迅速拓宽了生产者或者服务提供商和消费的人之间的带宽。
在这个时代最成功的公司,本质上做的都是同一件事:增加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带宽
由于带宽持续不断的增加,各种产品和服务能做到越来越个性化,这在互联网之前是不可能的事,因为人类的通信网络无法传递那么大量的个性化信息。
定位理论不是失效了,而是从产品研发就在开始不断迭代,一直延伸到产品交付走向市场的各个阶段,这是一个定位-沟通-迭代-重定位-沟通-迭代的过程。


在今天的数字媒介环境下,三只松鼠发现,线上主题活动页面、线验店、产品外包装、开箱体验……产品的每一个接触点,都是内容,都是沟通,都有引发传播的可能。
LinkedIn领英营销官欢迎更多媒体、企业与组织与我们展开内容合作,联系邮箱
上一篇: 轻量版直装--IT年代网